
這埸受金車之邀,與教育部一同將塑膠再生帶入教育界,除了分享廢棄塑膠的相關經驗、知識以外,更是把機器都帶到現場去給大家玩,畢竟說那麼多不如直接來一下,最扎實了,實際參與塑膠再生的過程是最好理解塑膠廢棄的方式了。

有時後大眾看到塑膠再生物件的第一印象並沒有辦法與塑膠廢棄連結在一起,可能是因為色彩、物件的功能性總是衝滿不同想像力,可以是一隻筆、也可以是一張椅子,經常是很多驚嘆號跟問號,所以每次都必須很有耐心的從頭跟大家解釋一遍之後,在操作一次,這樣胖曲(punch)才夠勁,從塑膠廢棄物的來源開始,到大家手上都有一個再生物件,才能夠說服大家塑膠廢棄物不是垃圾,而是珍貴資源,嗯,一次又一次的講解,機器搬來搬去,喉嚨講沒聲音跟手軟腳軟是家常便飯。

:拔拔你在旁邊看我帥就好,我自己來
與孩子們溝通是快樂的,他們是今天的屁孩,也是明天的老大,每次看到孩子們充滿希望的眼神,我就覺得很值得了,再辛苦都值得,因為他們非常認真在聽,而且我相信他們將會把這樣的意識在生活裡甚至未來身體力行,那樣子的話,垃圾就會越來越少,資源也更容易走入一個閉鎖的循環,也意味著有更多的自然資源可以被保存下來了。


我也很喜歡跟他們一起動手實作,我相信當人們用自己自己的雙手把物件做出來的話,除了可以更了解資源、生產製作之外,也會更愛惜,這世界需要有更多的愛惜,而且現在大家整天看手機待在辦公室的,身體動一動真的是不錯玩。有時看到孩子們專注製作的時候,一個匠魂都會噴出來,我就會被嚇(帥)一跳。
看到政府部門以及企業們都願意在永續這一塊攜手合作,內心很是欣慰,也期待可以看到更多這樣子的事情可以發生。
更多來自金車的深入閱讀
這場也結識了不少狠傢伙,包括來至開水聯盟的凱弘、上下游媒體的芷螢以及龍華科技大學的念鞍老師,先不稍微賣個關子吧,是有關於航海、文學社運、以及教育孵化器,下次再跟你們說,真的是滿精彩又刺激的,每個話題都可以寫很多趣事。